欧宝体育永久网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2年4月24日(星期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誌敏、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王誌成介紹202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並答記者問。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劉健 攝)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202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誌敏先生,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王誌成先生。下麵,我們首先請申長雨先生作介紹。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 申長雨:謝謝主持人。借這個機會,我非常感謝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多年來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關心、重視和支持。下麵,我將202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作一個介紹。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六次峰會、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在《求是》雜誌上發表題為《全麵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激發創新活力 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文章。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對我國知識產權事業未來發展作出重大頂層設計,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高度重視,在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裏程碑意義。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將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寫入《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這是知識產權首次寫入黨的重大曆史決議,充分肯定了知識產權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各類所有製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持續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圖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徐想 攝)一年來,知識產權相關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論述,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黨中央、國務院對知識產權工作的戰略部署,紮實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一是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全年共授權發明專利69.6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5件,較上年提高1.2件。我國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達6.95萬件,連續第三年位居全球首位。核準注冊商標773.9萬件,收到國內申請人馬德裏國際注冊申請5928件。新認定地理標誌保護產品99個,新核準注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集體商標477件。作品、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量分別達到398.4萬件、228萬件。授予植物新品種權3979件。全麵取消專利、商標申請環節資助獎勵,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注冊行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位居全球第12位,連續9年穩步提升。二是知識產權保護更加有力。新修改的專利法、著作權法正式實施。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和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績效考核。新建25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累計設立22家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地方分中心。查處專利、商標等領域違法案件5.01萬件。處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4.98萬件。受理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案件6.48萬件。查辦侵權盜版案件2957件,刪除侵權盜版鏈接119.7萬條。累計扣留進出口侵權嫌疑貨物7.92萬批。新收各類知識產權一審、二審、再審等案件63.5萬件,審結59.5萬件。批準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4500餘件7800餘人。偵破侵權假冒犯罪案件2.1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8萬名,涉案總價值95.3億元。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進一步提高至80.61分。三是知識產權運用效益顯著提高。統計顯示,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2.13萬億元,同比增長5.8%,占GDP比重達到11.97%。版權產業增加值達到7.51萬億元,同比增長2.58%,占GDP比重達到7.39%。2022年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3098億元,同比增長42%,惠及企業1.5萬家。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3783億元,其中出口760.2億元,同比增長27.1%;出口增速超進口增速10.5個百分點。共簽訂涉及知識產權技術合同21.9萬項,成交額突破1.4萬億元。發行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產品42隻,發行規模95億元。四是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效能持續提升。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文件,部署16項改革舉措。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效率持續提升,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壓減至13.3個月,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月,提前完成國務院確定的五年壓減周期目標任務。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實現省級層麵及副省級城市全覆蓋。新增88家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新建50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新增開放10種知識產權數據,實現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數據首次開放。上線歐盟商標查詢係統。開展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專項行動,服務中小企業30餘萬次。五是知識產權國際合作與競爭有序開展。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正式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和《關於為盲人、視力障礙者或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獲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馬拉喀什條約》,將於下月5日生效。成功推動人民幣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PCT國際專利申請相關國際費用定價和結算貨幣,中文成為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工作語言。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有序實施,已實現244個中歐地理標誌產品互認互保。紮實推進“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交的專利申請公開量為8596件,同比增長29.4%;專利授權量為4711件,同比增長15.3%。2022年,沿線國家共在華申請發明專利2.5萬件,同比增長7.7%;授權1.6萬件,同比增長18.1%。認真落實《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知識產權的相關內容履約工作。以上是202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下麵我們願就有關內容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大家。壽小麗:下麵我們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還是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圖為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邀請記者提問。(劉健 攝)記者:剛剛我們了解了過去一年中國知識產權的發展現狀,今年又將召開黨的二十大,我們還記得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強化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運用。我的問題是,請問十九大報告部署的具體任務完成的情況怎麼樣?有哪些亮點?謝謝。申長雨:謝謝你的提問。你提的問題確實非常重要。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五年來,全國知識產權係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取得新的曆史性成就,全社會“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的知識產權文化環境加快形成,有力支撐了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一是知識產權創造質量持續提升。五年來,累計授權發明專利253.1萬件,年均增長13.4%;累計注冊商標2770.5萬件,年均增長29.0%。著作權、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量也屢創新高。截至2022年底,國內(不含港澳台)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5件,是末的近2倍。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額由的2265.1億元增長到3783.0億元,其中出口年均增速達23.8%,是進口增速的2.03倍。二是知識產權保護水平顯著增強。知識產權保護原則寫入民法典。完成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新一輪修改,建立了國際上最高標準的懲罰性賠償製度。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現了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的集中統一管理。最高人民法院掛牌成立知識產權法庭,最高人民檢察院也設立了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知識產權行政保護也更加有力,綜合執法和專項行動持續開展。同時,我們還成功推動了《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正式生效,加入了《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簽訂了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對內外資企業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由的76.69分,提高到2022年80.61分,整體步入良好狀態。三是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加速顯現。有關統計和報告顯示,,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2.13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11.97% ,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版權產業增加值達到7.51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7.39%。全球領先的5000個品牌中,中國占到408個,總價值達1.6萬億美元。特別是我們還通過專利技術強農、商標品牌富農、地理標誌興農、植物新品種惠農,有力發揮知識產權在助力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打造了知識產權助力精準脫貧的中國樣本。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成就也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我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的排名,也從的第22位提升至2022年的第12位,整整上升了10位,穩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是世界上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特別是在多個細分指標上表現良好,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三年位居世界首位,知識產權收入在貿易總額中的占比持續提高,進入全球百強的科技集群數量躍居全球第二,表明我國正在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示,中國排名持續穩步上升,預示著全球創新地理格局正在向東方轉移。謝謝。深圳衛視記者:我們剛剛了解到,《馬拉喀什條約》將於5月5日正式對中國生效。請問,我國在推動《條約》生效做了哪些前期準備和落地工作?《條約》生效之後,將會為視障人群帶來哪些方便和影響?謝謝。申長雨: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大家都非常關注,涉及到版權問題,下麵請中宣部版權管理局王誌成局長來回答你的問題。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 王誌成:謝謝申局長,謝謝記者的提問。《馬拉喀什條約》全稱《關於為盲人、視力障礙者或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獲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馬拉喀什條約》。這個條約是2013年6月27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召開的外交會議上通過的,該條約於9月30日生效,現有87個締約方。中國在2013年6月28日簽署了該條約,是條約的首批簽署方之一。2022年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決定批準《馬拉喀什條約》。今年2月5日,中國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交存了習近平主席簽署的《馬拉喀什條約》批準書,按照生效規則,該條約將於遞交批準書三個月後,即2022年5月5日對中國生效。這是前期的工作。圖為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王誌成。(徐想 攝)《馬拉喀什條約》要求各締約方規定版權限製與例外,以保障閱讀障礙者平等欣賞作品和接受教育的權利,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的一部版權領域的人權條約。《馬拉喀什條約》的受益方不僅包括視力殘疾人,還包括由於視覺缺陷、知覺障礙或身體殘疾等其他方麵的原因不能正常閱讀的群體。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的結果,我國現有視力殘疾人約1732萬。我國閱讀障礙者的數量可能會更多。《馬拉喀什條約》對中國生效後,將極大豐富我國閱讀障礙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受教育程度,推動我國優秀作品海外傳播,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國際版權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展現我國大力發展殘疾人事業、充分尊重人權的國際形象。下一步,國家版權局將做好《馬拉喀什條約》實施工作,進一步完善配套機製,製定切合中國實際的實施辦法,加強對被授權者的指導和監管,規範作品無障礙格式版的製作和提供,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無障礙圖書聯合會加強合作,推動無障礙格式版跨境交換,把《馬拉喀什條約》對閱讀障礙者的支持落到實處。謝謝。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去年,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印發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我的問題是,國家知識產權局要采取哪些措施來推進和落實?另外,在推進的過程中,要把握哪些方向和原則?謝謝。申長雨:謝謝你的提問。《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知識產權事業未來發展作出的重大頂層設計。綱要和規劃印發以來,我們積極推進宣傳解讀和貫徹落實工作,努力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兩張卷子一起答”。目前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並取得積極成效。首先,是做好宣傳解讀。我們召開了專場新聞發布會,編印了輔導讀本,開展了專題培訓,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包括今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的主題,也是“全麵開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目的就是在全社會營造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綱要和規劃落實的良好氛圍。其次,是做好任務分工。製定完成綱要和規劃的任務分工方案、年度推進計劃和地方工作要點,明確了責任部門和年度工作目標,實現了對相關部署的細化落實。第三,是強化各方聯動。國家層麵,充分發揮國務院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機製作用,加強綱要和規劃實施工作的統籌協調。地方層麵,29個省(區、市)印發了地方知識產權規劃,多個省份出台了綱要的配套政策,形成了上下聯動、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第四,是加強監測考核。一方麵,將綱要和“十四五”規劃相關內容納入中央督檢考計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指標,並借助國務院督查激勵措施推動工作落實。同時,做好綱要和規劃實施的年度監測,確保相關任務高質量完成。在推進過程中,我們將著重把握以下方向和原則。一是堅持走好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會總書記提出的知識產權“五大關係”“兩個轉變”“六項重點”,自覺站位“兩個大局”,主動服務“國之大者”,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二是繼續走好知識產權服務創新發展之路。要著眼知識產權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剛需”,積極回應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區塊鏈等新技術、新領域、新業態發展的需求,著力解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實踐問題,不斷完善知識產權製度設計,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法治化水平,更好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三是繼續走好知識產權促進開放發展之路。立足知識產權作為國際貿易的“標配”,更加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推動各方共同保護知識產權,促進知識的傳播與利用,讓創新創造更好造福各國人民。謝謝。澎湃新聞記者:隨著數字經濟等新領域新業態的發展,全社會對數據產權保護的需要也愈發強烈。請問,國家知識產權局對推動數據產權保護方麵有何打算?謝謝。申長雨:感謝你提的問題。確實,現在關注度比較高的一個問題就是數據的產權保護,下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數據被稱作信息時代的新能源,與土地、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並列,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我國是一個數據資源大國和數字經濟大國,,以數據為支撐的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經達到39.2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38.6% ,位居全球第二。但要想讓這些數據資源合理流動起來,充分利用起來,有效保護起來,就需要很好解決數據的產權問題,完善相關製度設計。《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都對構建數據產權保護規則作出部署,要求實施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工程,深入開展相關理論和實踐研究。國家知識產權局對此高度重視,按照中央有關部署,正結合部門職能和工作實際,加快推動相關研究工作,並專門成立了工作專班,與有關部門、專家學者、市場主體等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也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和原則性思路。一是要堅持安全為先、發展為要,充分考慮數據的安全、公共利益的保障和個人信息的保護。二是要充分把握數據的特有屬性和產權製度的發展規律,實現數據保護模式與數據資源特性的高度契合,數據產權保護和數據有效利用的有機統一。三是要充分尊重數據處理者的創造性勞動和資本投入,承認和保護數據處理者的合理收益。四是要有利於數據的流動和交易,能夠促進繁榮數據市場,壯大數字產業,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知識產權局已經在浙江、上海、深圳等地開展了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試點,力爭在立法、存證登記等方麵取得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後續製度設計提供實踐基礎。其中,浙江已經建立了數據知識產權公共存證平台,並開始麵向市場主體提供存證服務。下一步,知識產權局將繼續加強與各方的合作,加大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加快推動我國數據產權保護製度的建立和完善。謝謝。封麵新聞記者:我們注意到,過去一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對非正常商標申請行為進行了有力的打擊,請問在持續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注冊方麵,今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有哪些新的部署?謝謝。申長雨: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涉及商標方麵的工作,下麵請我們知識產權局分管這方麵工作的何誌敏副局長回答這個問題。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 何誌敏:謝謝你的提問。正如你所提到的,過去一年,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論述,始終保持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注冊的高壓態勢,集中開展打擊商標惡意搶注專項行動,常態化打擊商標惡意囤積行為,取得明顯效果。據統計,去年全年,我局在商標審查程序中累計打擊了惡意注冊商標48.2萬件,其中主動駁回惡意囤積商標6.04萬件,集中駁回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惡意搶注商標1628件。在商標異議評審程序中,累計打擊惡意注冊商標3萬件。在後續程序中依職權主動宣告商標無效1729件,依職權主動宣告無效的商標數量是過去10年總和的5倍。在高壓震懾下,部分違法人員主動放棄了其惡意注冊的商標,如九江市30家相互關聯的商貿公司主動注銷了其名下2200餘件惡意注冊商標。圖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誌敏。(徐想 攝)今年以來,我局持續打擊商標惡意注冊的力度不減。印發了《關於持續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注冊行為的通知》,以“零容忍”的態度,通過強化整治重點、強化監控預警、強化係統治理、強化代理監管、強化信用監管、強化協同配合等措施,精準打擊違反誠實信用原則,違背公序良俗,謀取不正當利益,擾亂商標秩序的10種典型行為,積極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今年第一季度,我局在審查程序中駁回惡意囤積商標1.22萬件,駁回惡意搶注商標1628件,依職權主動無效宣告707件。並分兩批對惡意搶注涉及冬奧會、冬殘奧會的1742件商標及其申請人、代理機構予以通報曝光。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健全常態化工作機製,聚焦商標工作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規範商標注冊申請行為,積極助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謝謝。界麵新聞記者:中歐地理標誌保護與合作協定自去年3月生效以來,至今已滿一年。請問協定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了哪些影響?第二批清單何時能夠公布?謝謝。申長雨:謝謝你的提問。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是中國對外商簽的第一個全麵、高水平的地理標誌協定,涵蓋中歐雙方各275個地理標誌產品,是中歐知識產權領域深化合作的標誌性成果,對密切中歐經貿關係具有重要意義,中央對此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同法國領導人會晤時,共同宣布了中歐地理標誌協定談判結束。,習近平總書記在同歐盟和德國領導人舉行會晤時,中歐雙方宣布簽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2022年3月,協定正式生效實施。迄今為止,中歐雙方已經順利實現共244個地理標誌產品的互認互保,有力促進了中歐雙邊貿易關係的發展,為中歐雙方高品質地理標誌產品進入對方市場提供了有力保障。中歐互為重要貿易夥伴,而且都擁有豐富的地理標誌資源,合作空間十分廣闊。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第二批清單產品的遴選公示等工作,進一步密切中歐雙方在地理標誌領域的合作,促進中歐關係發展,為中歐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更多選項。謝謝。香港紫荊雜誌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我國正在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請問能否介紹一下,在推動知識產權“兩個轉變”,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麵,國家知識產權局都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謝謝。申長雨:謝謝你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高質量發展不隻是一個經濟要求,而且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麵麵的總要求。圍繞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采取一係列措施,加快構建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規劃體係、政策體係、統計體係和評價體係,推動知識產權事業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一是在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當中,均將高質量發展作為主題主線,明確提出要堅持質量優先、效益為重,並設置了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等一係列體現發展質量效益的指標。在一係列知識產權政策文件當中,也將高質量作為核心內容。二是推動將“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預期性指標,並配合做好國家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樹立高質量發展的導向。2022年,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5件,較上年提高1.2件。三是嚴把專利、商標審查授權關,以高質量審查促進高質量創造、高水平保護和高效益運用,大力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知名商標品牌和優質地理標誌。四是推動地方完善相關政策,全麵取消知識產權申請環節的資助,重點加大對後續轉化運用、行政保護和公共服務的支持,強化質量提升,淡化數量情結。具體成效在我前麵發布的2022年知識產權相關統計數據中都有很好地體現。五是加大對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搶注和商標囤積行為的治理,加強對代理行業的監管,形成高質量發展的行業環境。去年,我們通報了多批次的非正常專利申請和惡意搶注囤積的商標。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主旋律、硬任務,持續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和服務水平,加快實現知識產權的“兩個轉變”,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積極的貢獻。謝謝。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近年來,各地對發展地理標誌產品等特色經濟高度重視,但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地理標誌法律。請問在推動地理標誌立法方麵,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主管部門,有哪些考慮?正在開展哪些工作?申長雨:謝謝你的提問。你的問題涉及到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製度完善,請知識產權局分管條法司工作的何誌敏副局長回答。何誌敏:謝謝申局長,謝謝你的提問。目前我國地理標誌保護有商標保護和專門保護兩種模式。商標保護主要是依據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作為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進行保護;專門保護主要依據的是《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機構改革以後,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統一的地理標誌授權和保護,目前已基本實現統一認定和統一發布。在此基礎上,我局從法律製度出發,統籌考慮地理標誌商標保護和專門保護兩種模式,深入開展專題論證,研究銜接協調方案,加快推進地理標誌統一立法,促進地理標誌領域高質量發展。一是將在加強調研的基礎上形成統一立法的立法框架和建議草案,明確相關主體權利義務和管理機關職責,完善地理標誌授權確權程序。二是積極促進地理標誌運用,以促進區域品牌建設和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為重點,健全專門保護與商標保護相互協調的統一保護製度。三是積極借鑒世界各國地理標誌保護的經驗做法,實現中國的地理標誌保護與各國地理標誌保護的有機銜接,為促進經貿合作提供法律支撐。謝謝。新京報記者: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最大限度地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是市場監管現代化的重要建設目標。請問在推進完善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方麵,國家知識產權局有哪些工作考慮?謝謝。申長雨:謝謝你的提問,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下麵我來回答。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各類所有製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全國市場監管工作會議也提出明確的要求。由於知識產權涉及多種類型,保護工作又涉及多個方麵、多個環節,很難用單一模式實現對所有知識產權類型的保護,也很難用單一的手段實現對所有環節的保護。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強調,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係統工程,覆蓋領域廣、涉及方麵多,要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等多種手段,從審查授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公民誠信等環節完善保護體係,加強協同配合,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知識產權局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積極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加強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的銜接,與最高人民法院合作,推動審查確權標準、侵權判斷標準、行政執法標準和司法裁判標準的有機統一,建立線上訴調對接機製、技術事實查明機製、數據資源共享機製;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建立常態化聯絡和信息共享機製,加強業務支撐和辦案協作;與司法部聯合推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經驗做法;與公安部聯合印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與中宣部和市場監管總局共同開展知識產權保護檢查考核;與市場監管總局共同開展冬奧會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北京冬奧會知識產權保護為例,受到專利、商標、著作權和奧林匹克標誌等立體化保護的“冰墩墩”持續熱銷,並且“一墩難求”,很多媒體就認為,這不僅僅反映出北京冬奧會本身的巨大成功,也反映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巨大進步。下一步,知識產權局將推動構建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加強部門間協同和局省市聯動,密切跨區域執法協作,加強線上線下一體保護,形成全鏈條保護知識產權的工作態勢,增強係統保護能力,優化市場環境和營商環境,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謝謝。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記者:現在我們全社會對於體育賽事的版權保護可以說是越來越關注了。請問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對於冬奧版權保護方麵都做了哪些工作?又有怎樣的社會成效?謝謝。申長雨:謝謝你的提問。冬奧版權保護的相關內容,我們請中宣部版權管理局王誌成局長來回答。王誌成:謝謝申局長,謝謝記者的提問。冬奧版權保護,我們做了大量工作,有一定成效。為營造良好的奧運賽事版權保護環境,向世界展示中國政府保護版權的堅定信心和實際行動,2022年1月至3月,國家版權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開展冬奧版權保護集中行動。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麵加強了監管:一是整治未經授權通過廣播電視、網站(APP)、IPTV、互聯網電視等平台非法傳播冬奧賽事節目的行為;重點打擊短視頻平台公眾賬號未經授權提供冬奧賽事節目盜播鏈接、集中批量在網絡平台上傳傳播冬奧賽事節目的行為,以及網絡主播在直播中未經授權傳播冬奧賽事節目的行為。二是加強對電商平台等重點網站(APP)、比賽場館周邊等重點區域、商品生產集中地和銷售集散地等重點市場的版權巡查,打擊各類涉冬奧視聽、文字,美術、音樂等作品的侵權盜版行為。在這個行動期問,我們建立涉冬奧侵權快速反應處置機製,采取7×24小時工作模式及時快速移送、處置相關侵權線索,同時加強涉冬奧版權保護共治格局建設。截至2022年3月15日,各視頻、社交、直播、電商及搜索引擎平台接到各類權利人通知後共計刪除涉冬奧侵權鏈接110770個,處置侵權賬號10072個。全國各級版權執法部門共計出動執法人員18.5萬人次,檢查實體市場相關單位8.9萬餘家,有效保證了冬奧版權保護秩序。目前,國家版權局等六部門正在聯合掛牌督辦一批涉冬奧侵權盜版重點案件,相關進展我們還將適時公布。壽小麗:最後一個問題。海報新聞記者:今年初,我國正式加入了《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將在5月5日正式生效,請問國家知識產權局在推動協定生效實施方麵,都做了什麼樣的工作?協定生效實施之後對我國的企業將帶來什麼樣的便利?謝謝。申長雨:感謝你的提問。我國是工業設計大國,外觀設計保護確實非常重要。下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海牙協定》是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產權國際條約,與《商標馬德裏協定》和《專利合作條約》一起,共同構成工業產權領域的三大業務體係。加入《海牙協定》對於我國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將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這項工作得到中央高度重視,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也給予了大力支持,並且在今年初,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來華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期間,正式完成了加入程序。加入《海牙協定》,有利於我國積極融入外觀設計全球化體係,促進工業品外觀設計創新能力提升,助力中國創意、中國設計、中國製造走向世界。按照《海牙協定》規定,申請人隻需要提交一份國際申請,就可以在相關締約方尋求外觀設計的保護,極大方便了申請人,提高了注冊效率,同時也降低了注冊成本。目前,我們正在抓緊做好《海牙協定》生效實施的各項準備工作。一是繼續做好專利法實施細則和審查指南的修改,這是一項基礎性工作,為協定的生效實施提供法律保障。同時,做好相關預案,確保5月5日協定生效後,相關申請業務如期開展。二是繼續做好相關審查業務的銜接。《海牙協定》與國內業務規則差異比較大,知識產權局已擬定了一整套銜接方案,培訓了審查人員,開展了模擬審查,並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保持著良好的業務溝通。三是做好信息化係統的開發保障,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層麵也在加強對接。四是做好收費體係的配套調整,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並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達成了一致。五是做好海牙體係宣傳推廣的工作。將在我們局政府網站開設專題專欄進行深度解讀。舉行專題研討會,向國內外創新主體和代理機構全麵介紹海牙體係,增進公眾對海牙體係的了解。下一步,我們也歡迎國內外申請人通過海牙體係提交外觀設計申請,更好保護自己的創新創意,也為全球貢獻更多的優秀設計。謝謝。壽小麗:謝謝申長雨局長,謝謝各位發布人,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裏,大家再見!
海关将优先推进“先放后检”等改革项目 《欧宝体育永久网址》(以下簡稱《指南》)北京7月26日电(记者任沁沁)记者从26日举行的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布会获悉,近期,国家移民管理局部署实施了一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助力稳住经济大盘的新举措,已取得初步成效。二季度共查验交通运输工具221.7万架(艘、列、辆)次,其中货轮、货机、货运列车11.9万架(艘、列、辆)次,环比增长2.17%,比二季度增长41%。据统计,6月1日至7月20日,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入出境货运船舶2.5万艘次,其中一次办妥入境、出境边检手续4976艘次,占19.9%,免办港口移泊边检手续8880艘次,简化符合条件船舶出境边检手续401艘次,提供远洋船员换班保障2万人次、港口紧急优先通关服务283批次,签发登轮证、搭靠证等2.9万件,累计为相关企业节省在港靠泊时间约2.8万小时,节约跨口岸办理手续时间1.1万小时,节约加注保税燃油和试航船舶往返锚地航行时间3160小时,节省各类费用4亿余元。发布会通报,上海各港口边检机关在疫情期间全程闭环管理,确保通关查验“不间断”,目前上海港单日集装箱吞吐量已回升至本轮疫情前水平。此外,为境内企业员工赴境外开展商贸活动、参与重要工程建设办理护照,为边境地区跨境运输人员办理出入境通行证,服务粤港澳跨境运输企业及便利赴澳门参展参会人员在珠海就近办理签注等措施也都稳步落地实施,相关人员办理证件数量涨幅超过70%。“移民管理局主动实施服务便利企业生产经营新举措,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张宁表示,下一步,国家移民管理局将在严格外防输入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全力支持服务稳住经济大盘。
【編輯:阿德琳妮·帕里奇】
相关新闻
- 河北今年将基本实现农村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 2023-03-25
- 因势利导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稳定发展 2023-03-25
- 在两会聆听“中国合奏” 2023-03-25
- 广东高中生2017年可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报考高职院校 2023-03-25
- 四川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 鼓励双向兼职 2023-03-25
相关新发布
- 做两岸和平发展的坚定维护者 2023-03-25
- 央行报告: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2023-03-25
- 安溪:“互联网+工业产品” 助力产业驶入快车道 2023-03-25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 2023-03-25
- 北京:让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变成企业的“金山银山” 2023-03-25